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
WATER SAVING PRIORITY, SPATIAL BALANCE, SYSTEMATIC GOVERNANCE, DUAL TACTICS
防洪抗澇
FLOOD WATERLOGGING
棕櫚股份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積極踐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治水思路,把城市的防洪抗澇、水環境生態修復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系統的推進城市給排水系統工程,河涌、湖泊等水生態環境整治工作,在預防城鄉洪災內澇、建設海綿城市、城鄉中小河道綜合治理、水生態系統修復和水環境治理等方面,具有豐富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公司為城鄉的市政和商業項目提供水治理的規劃設計及建設施工服務,構建出一幅藍綠交織、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態城鄉活力藍圖。
項目展示
PROJECTS SHOW
-
云漫湖國際休閑旅游度假區
項目在規劃設計過程中,充分考慮了“海綿城市”相關技術的實施應用,并根據我國目前頒布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試行)》對滲透技術標準的要求,使用了滲透、滯濾、存蓄等三項基于“景觀綠地雨水高效收集與凈化系統”的“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有效提高雨水的資源化利用,為各類城鄉建設項目提供保障水生態安全的“海綿基底”,實現生態城鎮環境運營可持續發展,促進項目當地自然、經濟、社會、三位一體的協調發展。
鄭州鄭東新區龍子湖公園綠化改造項目
項目水域面積1371畝,周圍還分布有196畝濕地和1299畝綠地,是鄭州市鄭東新區生態水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有效組織地表徑流,合理管理雨洪,棕櫚股份創造出豐富而動感的豎向綠視面體驗,打造雨水花園進一步豐富生物多樣性。同時,路面采用生態型透水材料,有效的預防內澇。
通過生態水草截水溝,收集場地中的徑流雨水,污染物在過濾、滲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的聯合作用下被去除,緩解下游雨水排放壓力、有效補充地下水資源。親水駁岸以木、石、沙灘等多種形式,不僅種植植被,還采用天然石材、木材護底,以增強堤岸抗洪能力。斜坡種植植被,實行喬灌草相結合,固堤護岸,在自然型護堤的基礎上,再用鋼筋混凝土等材料,確保湖面駁岸的抗沖刷沉降能力。
??趪腋咝聟^美安科技新城一期公園綠地工程和美安中心公園 PPP 項目
項目打造具有當地特色的自然河流景觀,盡可能地恢復河道的生態棲息、水質凈化、防洪、調蓄等自然河流本應具有的功能,而非單一的排洪渠道,通過生態的河床增加了河道糙率,加上石堰不僅改善了生態功能,而且減緩了洪水流速,并能夠讓洪水緩慢下滲,減小了洪水威脅,起到了對洪水滯、蓄、凈、滲的海綿化作用。通過海綿化改造后,美安科技新城達到"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建設目標,實實在在為美安科技新城構建完善的綠色基礎設施,解決城市雨洪、內澇、水質保障等生態問題,創造生態城市景觀風貌。
北京點石商務公園項目
北京點石商務公園采用了現代的設計手法,做了美觀大方的流暢線型及空間分隔,將科技感與時尚特征植入園中,與園區定位以及建筑風格相互呼應。此外,景觀設計中引入海綿城市理念,充分考慮了雨水于內部由下滲、過濾、收集到利用的一個循環系統,設計了匯水集水過濾處理回收利用,在營造現代科技感商業區塊的同時,保證了景觀與生態的需求。該項目榮獲2017第七屆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大會艾景獎年度杰出設計獎。
太湖大堤(啟動區南——挖湖區南)項目
東太湖岸線作為太湖海綿體的延伸段,具備優良的藍綠生態大基底。設計元素作為一個個飽滿的細胞,嵌入海綿體骨架的孔洞結構,激活了整條岸線紐帶。結合著悠久綿長的吳江文化,以及以綠道驛站服務功能設計出的八個主題節點,不僅為太湖引入了人氣及發展動力源泉,同時作為吳江太湖夢藍綠源頭的起點,延伸出綠色的血脈,為整個城市空間源源不斷的注入大自然的生命力。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能夠吸水、蓄水、滲水、凈水,在有需要時,能夠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近年來,棕櫚股份充分借助自己的經驗和優勢,對“海綿城市”等一系列生態技術,進行廣泛推介與應用,從城市到城鎮,守護綠水青山,用心成就大美,全面助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
-
河道流域的生態治理關乎經濟社會發展,承載著百姓生活更加美好的期待,也是河南省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近年來,棕櫚股份在控股股東豫資控股集團的強力指導和高效協同下,緊緊圍繞河南省鄉村振興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部署安排,將河道整治作為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的“催化劑”,工程化、項目化推進,做到全盤謀劃、系統治理,在廣袤的中原大地精心描繪出一幅鄉村振興“水景圖”。
山東虞河、鳳翔河營子片區段河道景觀工程
項目位于山東省濰坊市區南部,長2.4公里,面積51公頃,其中水面19公頃。主要包括河道清淤、場地整理、水體治理、道路廣場、景觀構筑物等工程。工程將海綿城市、生態修復、截污治污、雨污分流、中水回用等理念和措施融入河道整治全過程。以打造綠色活力的濱水公園、生態平衡的城市綠肺、高端靚麗的城市會客廳為目標,著力打造“景觀優美、生態平衡、人水和諧”的水系景觀。最大限度的維護自然生態平衡,保持自由式郊野風光,強化河道蓄水、凈水、治污功能,由精致型公園式綠化向海綿型生態式綠化轉變,為將濰坊打造成為“水潤濰州,綠染鳶都,濰美天下”的生態文明城市作出了貢獻。
廣東梅州琴江流域生態景觀及其配套工程
項目將濱河景觀設計和河道整治結合起來,促進了城市內部景觀更新,傳承了地域文化,改善了城市生態環境,提升了土地價值,增強了城市土地活力。琴江•老河道濕地公園現狀中因為城市不斷發展的影響,城市生活污水和雨水集中排入讓老河道生態多樣性下降,失去以往的凈化能力。項目通過重建健康的生態環境系統,包括改善琴江流入的水質和雨水水質,種植鄉土水生植物恢復生態棲息地,建造通往河濱的開放性空間,最終促進區域的可持續發展。項目將河道生態恢復和城市景觀設計結合,創造了天然的散步和聚會場所,使場地成為集城市濕地、文化記憶和城市休閑于一體的生態公園。不僅改善了琴江水域的水質,發揮了調蓄雨水的功能。河濱開放性空間的建造,提升了市民的生活質量,增強了城市活力,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
四川遂寧濱江北路水生態環境修復工程
項目分為“濱江北路西側人行道海綿改造”和“九蓮洲生態濕地公園”兩部分修建內容。整體改造修建思路結合遂寧地區“海綿城市”和“城市雙休”建設理念,通過城市景觀、濕地公園景觀、景觀小品、景觀建構筑物的改造,順應自然山水肌理構建多層次的市域綠道體系,以艷麗芬芳的內河濕地景觀為主,潺潺水流,層層跌瀑;配植色彩豐富的開花小喬木和水生植物,水杉棧道三層植物組合沿途形成豐富的入畫景點,實現了水、岸、綠、景、城的有機融合,更注重市民參與互動和賞玩的帶狀濕地公園。
江西上饒縣櫧溪河綜合治理PPP項目
項目設計通過疏通路網,實現路-園-岸的多向串聯,同時依托原有生態基底,打造隱形防洪堤岸及雨洪適應景觀,實現水與人的深度交集,結合河流水位布置景觀節點,盡量減少水位變化對景觀的影響。通過生態駁岸、植物等形成內部自凈系統,優化水環境,結合規劃污水管,實現雨污分流,調節面源污染對啞河及水系的影響。同時依托上饒縣“靈山信水”的山水格局和城市意象,通過整合自然山水、生態環境、村落農林等沿河周邊資源,以“一帶五區十點”的景觀結構,梳理原有蜿蜒水系及高程,適當進行土方開挖,結合開花水生植物的綜合搭配,營造怡人的親水岸線,規劃櫧溪河十大主要景點。
-
在大流域生態系統保護方面,棕櫚股份持續發揮企業在生態修復、濱水景觀建設上的優勢,圍繞“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重要論斷進行系統性修復和提質改造,全面提升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和服務功能,在水污染控制及生態建設方面持續發揮重要作用,完成景觀水治理技術及其系列設備、產品的升級,為行業的整體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以涓涓細流的行動匯聚成守護中華民族大江大河的磅礴力量。
河南開封黃河生態廊道示范帶項目
項目以“謀求黃河的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規劃目標,助力八朝古都開封加快建設沿黃生態廊道、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是棕櫚股份在河南區域的重點工程項目之一,也是棕櫚股份參與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區域建設,助力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深刻實踐。項目在前期“清四亂”和污染防治的基礎上,按照“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濕則濕、宜草則草”原則,科學選取適合當地生長的焦桐、雪松、柳樹、國槐等樹種,涵養自然生態,構建水林田草濕地坑塘共生的有機整體。選取樹種不僅能起到美化黃河流域生態環境,防風固沙等作用,還可以作為防汛儲備用材。同時,項目在建設中嚴格控制開發強度、提高開發水平,實行最嚴格的水生態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制度,加大對黃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修復。
河南漯河沙澧河二期綜合整治PPP項目
項目包含河道開挖、節制閘、橋梁、岸坡防護四大項工程。本項目開啟漯河市生態水系工程建設之先河,工程連通后澧河和沙河將在此處提前交匯。通過節制閘調節水位,既可以減輕汛期來臨時澧河河道城區段的防汛壓力,又可以理水造景,實現水網效益最大化,大大改善沿河兩岸的生態水環境,這一創舉不僅是漯河市生態水系建設的重要支撐,還有效減輕了城市的防洪壓力,并為城市西擴帶來發展機遇。同時,該項目也創新探索了二期開發建設新模式,有效解決了融資建設瓶頸,為項目落地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礎。
邕江綜合整治和開發利用工程PPP項目
項目總占地面積約4000畝,其中上游段起于托洲大橋,止于清川大橋,長12.6公里,約1000畝。下游段起于三岸大橋上游約900米處,止于邕江與八尺江交匯處,全長10.6公里,約3000畝。建設內容包括景觀工程、綠化工程、橋梁工程、護岸工程、建筑工程、給排水工程和燈光亮化工程。是南寧“治水、建城、為民”的民生工程,建設后的邕江兩岸花紅草青、綠樹成蔭,濱水公園、沿江濕地、親水平臺漸次可見,宛如一幅徐徐展開的美麗畫卷。該項目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的獻禮,進一步提升沿江生態質量和開發建設水平,把百里秀美邕江打造成靚麗的城市名片,這是廣西省經濟社會發展、社會民生改善、南寧市民幸福感提升的又一處重要縮影。
承德興隆縣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項目
項目為山水林田湖保護修復工程,充分集成山上上下、林田農地以及流域上下游進行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主要使用工程技術措施有:植物護岸、機織有紡土石籠護岸、混凝土聯鎖塊護岸、隱藏式石籠加植物護岸、濕地、島嶼結合模擬自然河流生態系統、土石壩和漫水橋營造河流自然生境、拋石護岸、景石、木樁護坡等。通過治理能有效改善水質,使部分河段的水質由五類逐步改善為三類;通過治理使農田段、村莊段防洪標準分別達到5年一遇,10年一遇的規劃標準,保護耕地面積0.72萬畝,保障1.59萬人口安全;通過治理新增綠化面積37.2萬平米,新增鄉土植物種類49種,使流域綠化率有效提升;通過治理可有達到經濟內部收益率為15.62%,經濟凈現值為8675.23萬元;通過治理恢復河道的天然生態功能,改善水環境,減少入河泥沙量29.23萬噸,構建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
技術領域
TECHNICAL FIELD
生態草溝—耐淹凈水植被攔截帶技術
棕櫚股份生態草溝—耐淹凈水植被攔截帶技術能夠對地面污水進行滯留、過濾、減少徑流中污染物質、減緩雨水地面徑流流速。植草溝起到了海綿的作用,對雨水蓄滲滯納,增大了城市中排蓄彈性,減少了因暴雨產生的排水壓力和污染問題,實現了雨水污染的源頭控制。
技術原理:篩選種植翠蘆莉、花葉良姜等多種凈水耐淹植物植物,利用其龐大根系及強吸附-降解污染物能力,吸收污水中氮磷等物質;采用生物質炭等多孔隙濾料,通過物理吸附減少地表徑流中帶有的懸浮物質、以及能為微生物提供生存環境。采用生態草溝-耐淹凈水植被攔截帶技術,可營造資源化、無害化濕地水環境。
生態草溝可作為雨洪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不僅具有高效的污染物攔截效果,還能減緩雨水徑流對排水管網的壓力,且具有占地面積小,維護成本低等優勢,是未來生態城市不可或缺的景觀設計。
鄭州總部:鄭州市鄭東新區東風南路與康寧街交叉口海匯中心3A號樓16-18樓
廣州總部:廣州市天河區馬場路16號富力盈盛廣場B棟23-25樓
電話:0371-88927000 /020-85189888